新浪官方微博    豆瓣官方小站

浏览过的商品

我们营业的时间
9:00-18:00
关闭在线客服
内经讲义、伤寒论讲义
 
内经讲义、伤寒论讲义
 
查看商品相册

内经讲义、伤寒论讲义

民国中医大家对内经和伤寒的经典解读

  • 货号:9787534987861
  • 市场价:¥79.00
  • 销售价:¥55.30
购买数量:

恽铁樵(1878-1935),名树珏,江苏武进人。早年毕业于南洋公学,曾在商务印书馆主编《小说月报》,有文名。后因长子病故,发愤学医,精研经典,又问业于伤寒名家汪莲石先生,深通《内经》、《伤寒》之旨,以医名闻于当时。尽管当时政府已将中医摒弃于国家教育体系之外,他还是披荆斩棘,于1925年创办了“铁樵中医函授学校”,旨在以办教育革新中医,受业者千余人,较有影响者如章巨膺、徐衡之、顾雨时、何公度、陆渊雷、庄时俊等,均成为日后中医学界的骨干力量,对中医学术界影响深远。恽氏一生笔耕不辍,撰写了大量医学著作,计有“药盦医学全书”22种,其中许多著作充作函授讲义之蓝本,示人以入门途径、规矩权衡,于是学者可以由是循序以进,而登堂入室。其学术思想在近代中医学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恽铁樵一生学术功力尽在《内经》、《伤寒》,其理论建树首推《群经见智录》,其临床应用指归即在《伤寒论讲义》。

1917年余云岫先生著《灵素商兑》一书,意在揭批《灵枢》、《素问》的谬误之处,认为作为中医学术根基的《内经》“无有一节可以为信”,由此彻底否定中医。此书一出,在中医界掀起轩然大波。针对余云岫对《内经》的发难,恽铁樵认为当务之急不该是逞一时口舌之快,而应当深入探求中医根柢之所在。恽铁樵对《内经》进行了更为仔细详尽的研究之后,于1922年出版《群经见智录》一书,对《内经》发源、成书、读法的论述,突破了长期以来盲目尊经的痼习,开拓了新的审视角度和研究方法;对易理、太极、五行的研究,落实在四时阴阳变化上,使一直以来玄妙费解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在1925年创办函授学校之后,恽铁樵先生即以《群经见智录》的主体内容充作《内经讲义》,并在日后的函授教学过程中不断修订完善,由此形成多个版本,其关于《内经》的学术见解得以充分彰显。

《伤寒论讲义》是以日本•丹波元简《伤寒论辑义》为蓝本,精心取舍,详加按语,并在十余年的函授教学过程中得以不断修订完善。《伤寒论辑义》采辑从金元时期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及以后数十位伤寒名家的注释,并加以折衷归纳,逐条阐析《伤寒论》原文,考证比较精详。恽铁樵在此基础上编写的《伤寒论讲义》,结合了当时西洋医学新知,融汇了个人临床经验心得。由此一书,可以遍览历代伤寒注家之学术精华,可以寻得伤寒研究之平夷大道。

恽铁樵非常注重理论联系实践,主张在继承前人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吸收新知以补充、提高和发展中医药学。他认为,欲使中医学进步演进,必须“发皇古义”、“融会新知”,取长补短,“吸取西医之长与之合化以新生中医”。这种学术主张在《内经讲义》、《伤寒论讲义》中得以充分彰显。

恽铁樵先生自1925年创办函授学校之后10年时间里,不断撰写修订各种讲义。1932年开始健康状况渐差,1935年7月辞世。此次整理《伤寒论讲义》《内经讲义》,所依据的都是1933年的版本,是恽铁樵有生之年最后一次手订之作,可算是其学术思想最为醇熟的代表性著作。

清末民国时期,我国社会与意识形态发生重大嬗变,在思潮激荡之中,中医学界仁人许多真知卓行,不单引导了当时中医学术之变革,开启今日中医学术格局之端倪,而且其所达到的学术境界、认知深度,至今让我辈叹为观止,仍具有极强的学术生命力。恽铁樵《内经讲义》、《伤寒论讲义》是能够展现以上宏观学术思潮的代表性著作。

恽铁樵以他渊博的知识,丰厚的临床经验,主张“西方科学不是唯一之途径,东方医学自有立脚点”,但由于年代久远,应该整理提高,使之发展进步。其针对《内经》、《伤寒》的学术研究,不再拘泥与传统的训诂考证与依经解义,而是更注重整理其科学内涵、学术价值与临床意义,开创了民国时期中医学术研究新视野。

20世纪初叶,是我国社会与意识形态嬗变的一个特殊时期。中国传统学术受西洋新知的全面冲击,面临着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医也未能置身其外。思潮激荡之中,中医学界仁人许多真知卓行,不单引导了当时中医学术之变革,开启今日中医学术格局之端倪,而且其所达到的学术境界、认知深度,至今让我辈叹为观止,仍具有极强的学术生命力。

恽铁樵(1878-1935),名树珏,江苏武进人。早年毕业于南洋公学,曾在商务印书馆主编《小说月报》,有文名。后因长子病故,发愤学医,精研经典,又问业于伤寒名家汪莲石先生,深通《内经》、《伤寒》之旨,以医名闻于当时。面对勇猛精进的西方科学,如何看待中国传统医学,当时社会思潮出现了两个极端:一是盲目崇洋,彻底否定中医;一是顽固保守,拒不接受现代科学。铁樵先生以其渊博的医学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主张“西方科学不是唯一之途径,东方医学自有立脚点”,“医术之精粗在能辨证,辨证之真确在能明理,能明理,然后古书所言知所别择,是今日中医之立脚点也”,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收新知识,以充实提高中医学术,使之发展进步。

尽管当时政府已将中医摒弃于国家教育体系之外,铁樵先生还是于1925年创办了“铁樵中医函授学校”,申明其衷曰:“吾今为函授,非复如寻常人所为,以谋得数千金利益为目的。吾盖有大愿望,在使吾中国医学能维持于不敝。”“志在使中国医学日有进步,国粹学术不致凌替,并使铁樵苦心研求所得,普及全国,广传世人,以造就中医专门人才为宗旨。”铁樵先生教授学生应当具有古文学之眼光、新世纪的常识、临证之经验,实乃有自:“凡吾所言,皆古人所未言,今人所不晓,得此以治伤寒,可以破竹而下;得此以临床治病,可以见垣一方。吾所以能知此者,十之四五得之《内经》,十之二三得之西国医籍,其余则由诊病阅历悉心体会而来。”其断续办学共9年时间里,全国各地通函授业者近千人,授业学生40余人,其荦荦大者如章巨膺、徐衡之、顾雨时、何公度、陆渊雷、庄时俊等,日后均为中医学界骨干力量,对中医学术界影响深远。

为方便函授教学,铁樵先生前后编写讲义教材共计14种,包括《内经讲义》、《伤寒论讲义》、《温病明理》、《热病讲义》、《霍乱新论》、《金匮翼方选按》、《验方新按》等中医教材,以及《新生理讲义》、《病理概论》、《病理各论》等西医教材,内容丰富,资料翔实,通俗易懂,切于实用。学员黄坚白曾言:“恽师著述讲义,示人以入门途径、规矩权衡,于是学者可以由是循序以进,而登堂入室。”金寿山先生回顾从医生涯时亦言:“真正在学医上给我开了窍的,是当时有人借给我全部‘铁樵医学函授学校讲义’。讲义上讲的,我当时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爱不忍释,就把它全部抄下来。就是这部讲义,引导着我踏进医学之门。”

铁樵先生一生学术功力尽在《内经》、《伤寒》,其针对《内经》、《伤寒》的学术研究,不再拘泥与传统的训诂考证与依经解义,而是更注重整理其科学内涵、学术价值与临床意义,开创了民国时期中医学术研究新视野。体现在具体著作上,其理论建树首推《群经见智录》,其临床应用指归即在《伤寒论讲义》。

1917年余云岫先生著《灵素商兑》一书,意在揭批《灵枢》、《素问》的谬误之处,认为作为中医学术根基的《内经》“无有一节可以为信”,由此彻底否定中医。此书一出,在中医界掀起轩然大波。针对余云岫对《内经》的发难,恽铁樵认为当务之急不该是逞一时口舌之快,而应当深入探求中医根柢之所在。恽铁樵对《内经》进行了更为仔细详尽的研究之后,于1922年出版《群经见智录》一书,对《内经》发源、成书、读法的论述,突破了长期以来盲目尊经的痼习,开拓了新的审视角度和研究方法;对易理、太极、五行的研究,落实在四时阴阳变化上,使一直以来玄妙费解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在1925年创办函授学校之后,恽铁樵先生即以《群经见智录》的主体内容充作《内经讲义》,并在日后的函授教学过程中不断修订完善,由此形成多个版本,其关于《内经》的学术见解得以充分彰显。

《伤寒论讲义》是铁樵中医函授学校当时所用伤寒教材,脱胎于日本丹波元简《伤寒论辑义》(以下简称《辑义》)。《辑义》采辑从成无己以下数十家注释,加以折衷归纳,逐条阐析《伤寒论》原文,考证精详,论理妥帖。在此基础之上,铁樵先生结合当时西洋医学新知、个人临床经验心得,对各家注释进行品评,深入阐述伤寒医理,为《辑义》再加按语,不做模糊影响之论,是其是而非其非,扬其长而避其短,而成《伤寒论讲义》。虽然其中某些观点尚可商榷,而其严谨治学、探寻真知之学术精神,已然斑斑可见。与民国时期诸多伤寒类论著作一横向比较,《伤寒论讲义》注重临床实践,立论平实真确;在发皇古义方面,最能融汇百家之精华(当然,此乃丹波元简之功业);在融会新知方面,最能正确把握西医知识并为我所用。

铁樵先生在阐述函授学校办学宗旨时,开篇即云:“读吾书者,第一当知中国医学是平正的,非玄妙的,是近情著理、人人可解的,非艰深难晓、不可思议的。”“当知学术乃天下之公器,无所谓秘密,又当知凡学有必具之条件,条件云何?即可以自喻,可以喻人,可以著书,可以传后,既如此,无所谓‘可以意会,不可以言传’。”铁樵先生认为,欲使中医学进步演进,必须“发皇古义”、“融会新知”,“吸取西医之长与之合化以新生中医”。这种学术主张在《内经讲义》、《伤寒论讲义》中得以充分彰显。捧读讲义,对铁樵先生愈发景仰之情;反观世事,心中亦升废书而叹之慨。吾等中医同仁,是当日日精进,直道而行,为中国医学谋进步,以不负铁樵先生所望。

详细参数

基本信息
ISBN978-7-5349-8786-1
定价79.00
出版日期2017-09-13
作者恽铁樵著,周鸿飞,吕桂敏
开本小16开
字数536
印次1

购买咨询(已有0条咨询)

如果您对本图书有什么问题,请提问咨询!

发表咨询

*咨询标题:
*联系方式:(可以是电话、email、qq等)
*咨询内容: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个图片

商品评论(已有0条评论)

如果您对本书有什么评价或经验,欢迎分享!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联系方式:(可以是电话、email、qq等)
*评论内容: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个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