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官方微博    豆瓣官方小站

浏览过的商品

我们营业的时间
9:00-18:00
关闭在线客服
谢锡亮灸法(第4版)
 
谢锡亮灸法(第4版)
 
查看商品相册

谢锡亮灸法(第4版)

著名老中医谢锡亮从医60余年的独特经验

  • 货号:G59CB1E9969663
  • 市场价:¥35.00
  • 销售价:¥28.00
目前此商品缺货,请进行缺货登记!
  • 加入收藏

  • 谢锡亮,男,汉族,生于1925年9月,河南省原阳县人,早年毕业于日文专科学校,1948年学习中医,1953年于针灸教育家承淡安先生创建的“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实习研究班”毕业,受到承师的亲炙教诲,尽得真传,从医60余年.

    曾在山西省襄汾县人民医院工作30多年,并于1987年创建襄汾县中医医院.历任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中医医院院长、山西省针灸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针灸专家讲师团教授、山西中医学院客座教授、中华自然疗法世界总会顾问、中国澄江学派侯马针灸医学研究所所长.

    著有《灸法与保健》《灸法》《家庭实用保健灸法》《针术要领》《长寿与三里灸》等.发表过“用直接灸法防治艾滋病”等90余篇文章,还设计了简便易用的“子午流注推算盘”,拍摄了“中国传统灸法”电教片等.

    历年来医治了大量的常见病及一些疑难病.尤其善用针灸之术,惯用深刺风府和灸法.主张“用药贵专而不在多,取穴宜精而不在繁,简、便、廉、验能治大病方为良医”.本着“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的原则,认真研究人体免疫性疾病的防治方法.用灸法治疗乙型肝炎,采用在穴位上直接施灸的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近些年来在我国台湾《自然疗法》《明通中医药》上宣传针法灸法.

    热爱中医教育事业,举办过30多期针灸学习班,培养出了近百名成才的中医学徒.非常重视医德教育,把“大医精诚”当作座右铭,让学生背诵,心传言教,努力躬行.现在虽届耄耋之年,但研究中医学的志向不衰,仍在为继承师志,弘扬澄江学派针灸医学,发扬灸法特色而努力工作.

    2009年8月,山西省针灸学会授予谢锡亮“针灸泰斗”称号.


    本书在第3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详细介绍了著名老中医谢锡亮从医60余年对灸法的深刻理解、独特经验及举办30余期针灸培训班的讲义精华。全书共10章,包括灸法概论、灸法基本知识、常用灸法及技巧、保健灸法、经络和穴位、常见病的治疗配穴法、灸法医案、名医灸法、灸法医话、灸法的科学研究进展等。本书内容丰富,阐述简明,图文并茂,方法简便实用,疗效确切,是学习和应用灸法很有价值的参考书,适合临床医师、基层医务人员、中医院校师生和灸法爱好者阅读参考。


    第4版前言

    本书自2007年初版、2010年和2013年两次修订再版以来,由于内容实用而受到读者喜爱,先后多次印刷,累计发行49000余册,成为原军医版长销畅销书之一。一些单位已将本书作为举办灸法培训班的教材,很多医务人员和灸法爱好者踊跃购买,在社会上一时出现灸法热的现象,这是各界人士重视养生保健的良好风尚,是十分高兴的事,我也感到欣慰。

    在此期间,全国各地来函来电很多,客观上起到了学术交流的作用;有的不远千里来咨询、求医,也促进我们对灸法的进一步深入研究;还有要来学习和实习的,有要求我们办学习班短期培训的。这都说明爱好和使用灸法的人多了,用灸法治病、养生保健的范围广了,从各方面反馈的信息也增加了。为满足大家需要,在河南科技出版社的支持下,我们在保持前三版特色的基础上,再次对本书进行了修订。

    这次修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根据一些读者的要求,在第五章中增补了十四经脉穴位分寸歌,便于读者学习对照;二是在第七章中增补了若干医案,期望对读者有所启发和帮助;三是在相关章节中增补了作者新的经验体会,并修正了第3版中的错漏,在编排方面亦作了一些改进。修订后,内容更为完整、实用。如有不当之处,欢迎同道不吝教益,继续指导。

    这次修订再版,仍承灸法爱好者、受益者盖耀平先生热心协助编写,校对书稿,又有武丽娜、谢延杰、杨占荣、和宏领、薛洪光、王昱骅、谢延科等学生临床实践,积累经验,推广技艺,提供信息,在此一并致谢。

    谢锡亮

    2016年7月


    第1版前言

    用灸法防治疾病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是中医学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古典医籍《黄帝内经-灵枢》中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说明灸法有独到之处。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说:“针而不灸,灸而不针,皆非良医也。”明代李梴在《医学入门》中说:“凡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可见灸法很早就被人们所重视。

    本书这次出版,是在我编写的《灸法与保健》《灸法》《家庭实用保健灸法》的基础上,加以综合修订而成,算是第4次了,定名为《谢锡亮灸法》。执此一册,即可代表前3次了。

    本书最早写于1978年,迄今近30年来,承读者厚爱,每次一出即销售一空,尤其在2006年2月《中华养生保健》杂志介绍灸法之后,各地求购拙作者很多,一时函电应接不暇。因早已无书,未能满足读者的愿望,非常抱歉。因此,勉力从事,匆匆将近些年来临床实践的心得、感受补写进去,以飨读者。

    近些年来,由于药物的不良反应,价格昂贵,群众看病不便,专业学者和有识之士不断呼吁,提倡自然疗法,调动人体自身潜能防治疾病。报纸期刊也经常报道灸法的特色。人们的养生保健意识不断提高,使传统灸法大有复兴之势。在科学研究方面,由血液成分的变化,到内脏功能的调整,提高到免疫学的检测。治疗范围也不断扩大,除养生保健之外,由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到治疗传染病、内脏病。现在已进入治疗难治性疾病的研究。灸疗技术也不断改进,由常用的艾卷灸、间接灸、大艾炷灸到运用小艾炷直接灸。灸法简、便、廉、验的特色已渐渐被人们认可。

    这次出版,特别怀念我的恩师承淡安先生,当年他耳提面命,亲身传授中医针灸,尤其重视灸法。至今,更加深刻理解了他的良苦用心。

    参与本书编写、打字、校对等工作者有谢晋生、和玉玲、裴毓、孟献威、肖杰等学子,对他(她)们的贡献表示感谢。

    书中如有不当之处,希望同道不吝教益,多加指导为盼。

    谢锡亮

    2007年1月


    第一章灸法概论(1)

    第一节针灸医学简史(1)

    第二节灸法的发展概况(3)

    第三节历代医家对灸法的论述(5)

    一、灸法,不论虚实寒热,无所不宜(6)

    二、热病不可灸(8)

    三、热病也可以灸(10)

    四、针、灸、药要因病而施(11)

    第二章灸法的基本知识(15)

    第一节灸法的概念与分类(15)

    一、什么是灸法(15)

    二、灸法的分类(16)

    第二节灸法的适应证、禁忌证及功用、主治(16)

    一、灸法的适应证(16)

    二、灸法的禁忌证(17)

    三、灸法的功用及主治(18)

    第三节施灸壮数及疗程(19)

    第四节灸的原料及制法(22)

    一、艾绒的制法(22)

    二、艾卷的制法(23)

    三、艾炷的制法(25)

    第五节施灸时的感传(26)

    一、感传与嗜热点(26)

    二、古今医家对施灸感传的发现与研究(27)

    第六节施灸的注意事项(29)

    第三章常用灸法及技巧(34)

    第一节直接灸法(34)

    一、化脓灸(重直接灸)(34)

    二、非化脓灸(轻直接灸)(37)

    第二节间接灸法(38)

    一、隔姜灸法(38)

    二、隔蒜灸法(40)

    三、隔附子饼灸法(40)

    四、隔盐灸法(41)

    第三节温针灸法(41)

    第四节艾卷灸法(42)

    一、实按温热灸法(42)

    二、悬起温和灸法(43)

    三、温灸器灸法(44)

    第五节其他灸法(45)

    一、烧灯火灸法(45)

    二、天灸(45)

    三、电热灸(46)

    第四章保健灸法(47)

    第一节保健灸法概述(47)

    第二节保健灸的实效(48)

    第三节保健灸的方法和主要穴位(51)

    一、大椎(51)

    二、风门(53)

    三、身柱(54)

    四、脾俞(56)

    五、肾俞(58)

    六、中脘(太仓)(60)

    七、关元(丹田)(62)

    八、曲池(65)

    九、郄门(67)

    十、足三里(68)

    十一、阳陵泉(72)

    十二、三阴交(74)

    第四节保健灸的配穴处方(76)

    第五章经络和穴位(80)

    第一节经络(80)

    一、经络的含义(80)

    二、经络的命名(81)

    三、经脉的循行部位(82)

    四、脏腑经脉的分布规律(82)

    五、经脉的循行规律(83)

    六、经脉的循行程序(83)

    七、脏腑的表里关系(83)

    八、脏腑经脉的属络关系(83)

    九、表里经脉交接(84)

    十、手足经脉相传(84)

    十一、十五(六)络脉(85)

    十二、奇经八脉(86)

    十三、经络在医学上的应用(88)

    第二节穴位(89)

    一、特要穴(90)

    二、划经点穴的方法(92)

    三、分部取穴表(99)


    详细参数

    基本信息
    ISBN978-7-5349-8396-2
    定价35.00
    作者谢锡亮
    开本32开
    版次4
    印次1

    销售记录

    买家购买数量购买时间
    cl***3 2025-03-17 14:01:09
    cl***1 2025-03-17 13:57:37
    li***1 2025-03-13 15:06:45
    截至今日, 累计成交3

    购买咨询(已有0条咨询)

    如果您对本图书有什么问题,请提问咨询!

    发表咨询

    *咨询标题:
    *联系方式:(可以是电话、email、qq等)
    *咨询内容: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个图片

    商品评论(已有0条评论)

    如果您对本书有什么评价或经验,欢迎分享!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联系方式:(可以是电话、email、qq等)
    *评论内容: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个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