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学(护理专科创新教材)本教材分为药物学总论、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学、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学、心血管系统药物学、血液系统及内脏系统药物学、内分泌系统药物学、化学治疗药物学及其他类药物学八篇,共45章;此外,实验部分还包含了11个实验内容。每章内容由导学、正文、链接、小结和讨论分析五部分组成。各章节前的导学大多以生动、通俗的语言引入各章节的教学内容,提出学习要点;文中的链接部分内容丰富、趣味性强,使学生在学习基本知识的同时,开拓思维,达到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小结是对各章节的重点知识进行概括、归纳和总结,对帮助理解记忆,提高学习效果有极大地
|
前言
本教材分为药物学总论、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学、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学、心血管系统药物学、血液系统及内脏系统药物学、内分泌系统药物学、化学治疗药物学及其他类药物学八篇,共45章;此外,实验部分还包含了11个实验内容。每章内容由导学、正文、链接、小结和讨论分析五部分组成。各章节前的导学大多以生动、通俗的语言引入各章节的教学内容,提出学习要点;文中的链接部分内容丰富、趣味性强,使学生在学习基本知识的同时,开拓思维,达到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小结是对各章节的重点知识进行概括、归纳和总结,对帮助理解记忆,提高学习效果有极大地促进作用;讨论分析是在基础与临床相联系,前后知识贯穿的基础上提出的,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编写本教材的过程中,参考了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由杨宝峰教授主编的第七版药理学教材和其他相关的本专科教材。在编写前期,通过充分讨论,最终统一了编写指导思想,为有利于专科学生的学习,删繁就简,力求做到语言通俗化、知识趣味化、内容丰富化,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都有较大的帮助。参加教材编写的教师主要为教学经验丰富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思维活跃、知识面广、精力充沛,保证了本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趣味性、启发性和实用性。尽管我们每位编者均付出了最大努力,但由于知识水平有限和编写时间仓促,书中的错误和不当之处恳请广大师生和读者给予批评指正,我们希望能在广大读者的关心和帮助下,不断完善、不断进步。
目录
第一章绪论/
一、药物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二、药物学的发展简史
三、新药的研究过程
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
第一节药物的作用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
二、药物作用的类型
第二节药物的量效关系
一、药物剂量的基本概念
二、药物的剂量与效应
第三节药物作用机制
一、非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
二、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
第四节药物与受体
一、受体的概念和特性
二、药物效应的产生
三、受体的调节
第三章药物代谢动力学/
第一节药物的跨膜转运
一、被动转运
二、主动转运
第二节药物的体内过程
一、吸收及影响因素
二、分布及影响因素
三、代谢及影响因素
四、排泄及影响因素
第三节体内药物的血药浓度—时间关系
一、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二、房室模型
第四节药物消除动力学
一、一级消除动力学
二、零级消除动力学
第五节药动学基本概念和参数
一、生物利用度
二、半衰期
三、稳态血药浓度
四、表观分布容积
五、清除率
第四章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第一节药物方面的因素
一、药物的化学结构
二、药物的剂量
三、药物的剂型
四、给药途径
五、给药时间及给药间隔
第二节机体方面的因素
一、年龄
二、性别
三、遗传因素
四、病理情况
五、精神因素
第三节联合用药及药物相互作用
一、体外的药物相互作用
二、体内的药物相互作用
第五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述/
第一节传出神经的递质和分类
一、传出神经系统的分类
二、传出神经系统递质的合成与代谢
第二节传出神经的受体及效应
一、胆碱受体
二、肾上腺素受体
第三节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作用方式和分类
一、作用于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作用方式
二、作用于传出神经系统的药物分类
第六章拟胆碱药/
第一节胆碱受体激动药
一、M受体激动药
二、M、N受体激动药
第二节胆碱酯酶抑制药
一、易逆性胆碱酯酶抑制药
二、难逆性胆碱酯酶抑制药
第七章胆碱受体阻断药/
第一节M胆碱受体阻断药
一、阿托品类生物碱
二、阿托品的合成代用品
第二节N胆碱受体阻断药
一、N1受体阻断药
二、N2受体阻断药(骨骼肌松弛药)
第八章拟肾上腺素药/
第一节α、β受体激动药
第二节α受体激动药
第三节β受体激动药
第九章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第一节α受体阻断药
第二节β受体阻断药
附传出神经药物在休克治疗中的应用
第十章麻醉药/
第一节局部麻醉药
一、局部麻醉药综述
二、常用局麻药
第二节全身麻醉药
一、吸入麻醉药
二、静脉麻醉药
三、复合麻醉药
第十一章镇静催眠药/
第一节苯二氮类药
第二节巴比妥类药
第三节其他镇静催眠药
第十二章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第一节抗癫痫药
一、癫痫的主要类型与症状
二、常见的抗癫痫药
三、抗癫痫药的应用原则
第二节抗惊厥药
第十三章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药/
第一节抗帕金森病药
一、拟多巴胺类药
二、胆碱受体阻断药
第二节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
一、胆碱酯酶抑制剂
二、M受体激动剂
第十四章抗精神失常药/
第一节抗精神病药
一、吩噻嗪类
二、硫杂蒽类
三、丁酰苯类
四、其他类
第二节抗躁狂症药
第三节抗抑郁症药
一、三环类抗抑郁药
二、其他抗抑郁症药
第四节抗焦虑药
第十五章镇痛药/
第一节阿片受体激动药
一、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
二、人工合成镇痛药
第二节与阿片受体激动无关的镇痛药
第三节阿片受体阻断药
第十六章解热镇痛抗炎药/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非选择性COX抑制药
一、水杨酸类
二、苯胺类
三、吡唑酮类
四、其他有机酸类
第三节选择性COX-2抑制药
第四节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应用原则
附抗痛风药
第十七章中枢兴奋药/
第一节主要兴奋大脑皮层的药物
第二节主要兴奋呼吸中枢的药物
第十八章抗高血压药/
第一节抗高血压药分类
第二节常用抗高血压药
一、利尿药
二、钙通道阻滞药
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
四、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第三节其他抗高血压药
一、中枢性抗高血压药
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断药
三、血管扩张药
第四节抗高血压药的应用原则
第十九章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第一节正性肌力作用药
一、强心苷类
二、非苷类正性肌力药
第二节减轻心脏负荷药
一、利尿药
二、血管扩张药
第三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
一、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药(ACEI)
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
第四节β受体阻断药
第二十章抗心绞痛药/
第一节硝酸酯类药
第二节β受体阻断药
第三节钙通道阻滞药
第二十一章抗心律失常药/
第一节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学基础
一、正常心肌电生理
二、心律失常发生的电生理学机制
第二节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作用及药物分类
一、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作用
二、抗心律失常药分类
第三节常用抗心律失常药
一、Ⅰ类钠通道阻滞药
二、Ⅱ类β受体阻断药
三、Ⅲ类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
四、Ⅳ类钙通道阻滞药
第二十二章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第一节主要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药物
一、HMG-CoA还原酶抑制药
二、胆汁酸结合树脂
第二节主要降低三酰甘油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药
物
一、苯氧酸类
二、烟酸类
第二十三章利尿药和脱水药/
第一节利尿药
一、利尿药作用的生理学基础
二、利尿药的分类
三、常用利尿药
第二节脱水药
第二十四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
第一节抗贫血药
一、铁制剂
二、叶酸类和维生素B12
三、基因重组类
第二节促凝血药和抗凝血药
一、促凝血药
二、抗凝血药
第三节纤维蛋白溶解药
第四节抗血小板药
第五节血容量扩充药
第二十五章组胺及组胺受体阻断药/
第一节组胺
第二节组胺受体阻断药
一、H1受体阻断药
二、H2受体阻断药
第二十六章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第一节抗消化性溃疡药
一、抗酸药
二、胃酸分泌抑制药
三、抗幽门螺杆菌药
四、胃黏膜保护药
第二节消化功能调节药
一、助消化药
二、止吐药
三、泻药
四、止泻药
五、利胆药
第二十七章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第一节镇咳药
一、中枢性镇咳药
二、外周性镇咳药
第二节祛痰药
一、痰液稀释药
二、黏痰溶解药
第三节平喘药
一、β受体激动药
二、茶碱类
三、糖皮质激素
四、M受体阻断药
五、抗过敏平喘药
第二十八章子宫平滑肌兴奋药和抑制药/
第一节子宫平滑肌收缩药
第二节子宫平滑肌抑制药
第二十九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
第一节糖皮质激素类药
第二节盐皮质激素类药
第三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皮质激素抑制药
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二、皮质激素抑制药
第三十章甲状腺激素类药及抗甲状腺药/
第一节甲状腺激素类药
第二节抗甲状腺药
一、硫脲类
二、碘和碘化物
三、放射性碘
四、β受体阻断药
第三十一章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
第一节胰岛素
第二节口服降糖药
一、胰岛素增敏药
二、磺酰脲类
三、双胍类
四、α-葡萄糖苷酶抑制药
第三节其他新型降糖药
第三十二章性激素类药及抗生育药/
第一节雌激素类药与抗雌激素类药
一、雌激素类
二、抗雌激素类药
第二节孕激素类
第三节雄激素类药和同化激素
一、雄激素类药
二、同化激素
第四节抗生育药
一、避孕药
二、抗早孕药
第三十三章抗菌药物概论/
第一节抗菌药物的常用术语
第二节抗菌药的作用机制
第三节细菌耐药性
一、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机制
二、控制细菌耐药性的措施
第三十四章抗生素/
第一节β-内酰胺类抗生素
一、青霉素类药物
二、头孢菌素类
三、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四、β-内酰胺酶抑制药
第二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一、第一代大环内酯类
二、第二代大环内酯类
三、第三代大环内酯类
第三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第四节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一、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
二、多肽类抗生素
第五节四环素类与氯霉素类
一、四环素类
二、氯霉素
第三十五章人工合成抗菌药/
第一节磺胺类药物和磺胺增效剂
一、磺胺类药物
二、磺胺增效剂(甲氧苄啶)
第二节喹诺酮类药物
一、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共同特征
二、常用喹诺酮类药物
第三节其他合成抗菌药
第三十六章抗结核病药/
第一节一线抗结核病药
第二节二线抗结核病药
第三节抗结核病药的应用原则
第三十七章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原则/
一、明确诊断,合理选择有效药物
二、严格控制预防用药
三、合理的联合用药
四、杜绝不合理用药
第三十八章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
第一节抗真菌药
一、抗生素类抗真菌药
二、唑类抗真菌药
三、烯丙胺类抗真菌药
四、嘧啶类抗真菌药
第二节抗病毒药
一、抗疱疹病毒药
二、抗流感病毒药
三、抗肝炎病毒药
第三十九章抗恶性肿瘤药/
第一节概论
一、细胞增殖动力学
二、抗恶性肿瘤药的分类
三、细胞毒抗肿瘤药的常见不良反应
第二节细胞毒抗恶性肿瘤药物
一、直接破坏DNA并阻止其复制的药物
二、干扰转录过程阻止RNA合成的药物
三、影响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
四、影响蛋白质合成的药物
第三节细胞毒抗恶性肿瘤药的用药原则
一、大剂量间歇疗法
二、序贯疗法
三、联合用药
第四节非细胞毒类抗肿瘤药
一、调节体内激素平衡的药物
二、单克隆抗体
三、信号转导抑制剂
四、细胞分化诱导剂
五、细胞凋亡诱导剂
六、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剂
第四十章抗寄生虫药/
第一节抗疟药
一、疟原虫生活史及疟疾的发病机制
二、抗疟药的分类
三、常见的抗疟药
四、抗疟药的合理应用
第二节抗阿米巴原虫药
一、肠内肠外抗阿米巴原虫药
二、肠内抗阿米巴原虫药
三、肠外抗阿米巴原虫药
第三节抗滴虫药
第四节抗血吸虫病药
第五节抗丝虫药
第六节驱肠蠕虫药
一、驱肠线虫药
二、驱绦虫药
第四十一章免疫调节药/
第一节免疫抑制药
第二节免疫增强药
第四十二章维生素类药物/
第一节水溶性维生素
第二节脂溶性维生素
第四十三章糖类、盐类及酸碱平衡调节药/
第一节葡萄糖
第二节盐类
第三节酸碱平衡药
一、纠正酸中毒药
二、纠正碱中毒药
第四十四章消毒防腐药/
一、消毒防腐药作用机制
二、常用消毒防腐药
第四十五章解毒药/
第一节有机磷酸酯类急性中毒解毒药
一、有机磷酸酯类毒理学
二、常用解毒药
三、有机磷酸酯类急性中毒解救的临床用药
原则
第二节重金属和类金属中毒解毒药
一、重金属和类金属中毒机制
二、常用解毒药
第三节氰化物中毒解毒药
一、氰化物中毒机制
二、常用解毒药
第四节其他解毒药
一、蛇毒中毒及解毒药
二、含氟农药中毒及解毒药
实验一常用实验动物的捉拿和给药方法
实验二给药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实验三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实验四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兔瞳孔的影响
实验五拟胆碱药和抗胆碱药对肠平滑肌活动的
影响
实验六阿托品对小白鼠肠管推进性作用的影响
(墨汁法)
实验七苯巴比妥的抗惊厥作用
实验八药物的镇痛作用
一、化学刺激法观察药物的镇痛作用
二、热板法观察药物的镇痛作用
实验九呋塞米的利尿作用
实验十链霉素的急性中毒和钙剂的解救
实验十一磺胺类药物的溶解性
基本信息 | |
ISBN | 9787534943263 |
---|---|
定价 | 59.5 |
出版日期 | 2009年8月 |
作者 | 王鹏,许卫军 |
责任编辑 | 吴沛 |
装帧 | 平装 |
开本 | 16 |
字数 | 587000 |
版次 | 1 |
印次 | 1 |
印刷时间 | 2009年8月 |
|
|
买家 | 购买数量 | 购买时间 |
---|---|---|
cl*** | 1 | 2014-09-01 20:28:23 |